第03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出口创外汇 邵阳大作为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2019年1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出口创外汇 邵阳大作为
——我市外贸出口连续4年年均增长35%以上探因
邵阳日报记者 宁煜 通讯员 刘龙桥 莫刚强 欧阳国江
近年来,我市着力推进湘商产业园建设,狠抓招商引资,增强对外贸易后劲。图为航拍下的邵阳经开区湘商产业园。 邵阳日报记者 申兴刚 摄
邵阳连泰鞋业有限公司生产线。该公司主要生产女鞋、休闲鞋,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市场。邵阳日报记者 申兴刚 摄
位于邵阳经开区的邵阳阳光发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收购、加工、研发和销售人发制品及工艺品为一体的外向型民营企业,高端顺发生产规模全国领先。图为该公司车间生产场景。 邵阳日报记者 申兴刚 摄
湖南创亿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的自用型保税仓库。 邵阳日报记者 申兴刚 摄
我市外贸企业参加境内外专业性展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外贸出口连续4年实现年均增长35%以上。截至今年11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3.51亿美元、同比增长68%,其中出口32.65亿美元、同比增长71.3%,出口总量、退税额和有实绩出口的企业数量均居全省第二,仅次于长沙市。12月25日,在全省外贸可持续推进大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事青作典型发言。我市外贸出口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

在全球出口下滑、经济下行的今天,我市不沿海、不沿边,却连续多年保持外贸出口高速增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报记者特走访相关企业和部门,探寻其中奥秘。

政策优势足 外贸平台强

12月24日,阳光发品一车满载着发品的集装箱正在装车发往美国。今年该公司出口创汇超过4487万美元,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增长。

今年我市有253家企业实现了出口创汇“零突破”,107家企业出口业绩实现了倍增。全市这么多企业锐意出口创汇,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市外贸平台强劲,通关能力大大增强。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为我市量身定制了湘商产业园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保税改革试点等支持政策。我们注重发挥政策的引领作用,先后出台了降低实体企业成本21条、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创业发展15条、物流业降本增效19条、保税改革16条和优化政务环境10条等政策措施,把政策‘优惠’转化为企业‘实惠’,突出打造‘开放强市’平台,为对外贸易‘通筋活络’。”刘事青指出,我市注重发挥政策优势,全力打造外贸平台,大批企业家有机会、有实力抢夺国际市场了。

一是打造园区平台。我市着力推进湘商产业园建设,累计开工建设标准厂房522万平方米,竣工497万平方米,投产418万平方米;签约企业863家,入驻636家,投产562家,实现产值513亿元、税收21亿元,带动就业5.6万人,在2018年全省“135”工程三年综合评价考核中排名第一。今年,我市按照“突出特色、产业招商、集群入驻、生态培育、量身定制、个性服务”的原则,着力打造“135”工程升级版,新开工建设标准厂房255.5万平方米,竣工71.8万平方米,投产40.4万平方米。同时,进一步完善园区水、电、气、通信、路网等基础设施,改善园区生产生活条件,为企业创造“拎包入住”“安心创业”的各种条件。

二是打造保税平台。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关怀下,邵阳海关即将正式开关,我市企业将结束异地通关历史,实现在“家门口”报关报检。立得科技、东亿电气、兴雄鞋业、连泰鞋业等建成一批企业自用型保税仓,首家公共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获批运营,同时还有邵阳保税物流中心、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中心和9个县市公共保税仓或出口监管仓在建。我市外贸迎来爆发式增长,出口总量和有实绩的出口企业数量均居全省第二,仅次于长沙。其中,东亿电气出口金额突破1亿美元,我市再现出口破亿企业。

三是打造承接平台。我市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作为“一号菜单”,强力推进产业兴邵,加快“一核一带多点”布局和“沪昆百里工业走廊”建设,变单点支撑为集群发力,打造了一批“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千亿园区”,累计承接企业500余家,承接境外投资200亿元。今年,“推进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系列活动在我市举行,全省产业项目建设推进现场观摩会在邵阳召开,解决企业“愿不愿来”“敢不敢来”“赚不赚钱”“安不安心”的“邵阳经验”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民企是主力 邵商有担当

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从2015年底的168家迅速增长到现在的605家,全省排名第二,仅次于长沙市,其中民营企业占92%。民营企业一直以来是我市出口创汇的主力军,邵商成了出口创汇的生力军。

2013年以来,我市首倡“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每年召开全球邵商大会,充分利用邵商人脉资源抱团建园。同时,鼓励在邵企业“穿针引线”,吸引更多企业、产业来邵“安营扎寨”。

产业向优势培育。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我市通过“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实现了“老树发新枝”。我市先后重点培育了打火机、发制品、箱包、鞋业、裘革五大优势产业,并成功打造邵阳发制品、邵东打火机和箱包三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占我省同期获批量的三分之一。

引进向抱团转化。全市发挥邵商优势,大力引进外向型加工企业抱团回乡入园,为我市外贸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1月至11月,抱团回乡入园的皮草服饰企业实现进出口14.63亿美元,同比增长117.5%,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3.6%。

园区向升级迈进。在推进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的过程中,我市全力推动产业升级改造,不升级不入园,入园必升级。通过攻关共性技术、流程再造和智能化改造,传统的发制品、箱包、打火机、裘革、小五金、印刷等特色产业园区已“鸟枪换炮”,再不是旧日的模样。

企业向“破零倍增”壮大。市委、市政府坚持从政策上引导、资金上扶持、技术上提升、服务上跟进,大力实施“破零倍增”工程,推动“邵阳制造”向“邵阳智造”转变,有力推动了外贸企业扩能增产。今年,全市共有253家企业实现“破零”、107家企业实现“倍增”。

保姆式服务 精准式帮扶

产品要打入国际市场,最需要外贸人才。为有效解决外贸企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我市先后多次举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业务培训,并在邵阳经开区、邵东经开区建立园区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免费为企业提供咨询、退税、核销、报关、报检、信贷、融资、国际物流等业务指导,不断提高外贸公共服务能力。

为了帮助企业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优势产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和创新交流,着力扩大“朋友圈”,我市继续实施“万企闯国际”“邵品出邵”行动,精心筹办东盟进出口产品交易会,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非博览会、进口博览会、广交会,开拓国际市场。市委、市政府近年来着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支持外贸企业设立海外贸易仓和体验中心,并开展跨国经营,扩大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通过健全外贸综合服务体系,我市基本解决了想做外贸的企业“不会做”出口生意的问题。

做外贸,企业最担心的是没有订单。我市着力帮助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解决企业“没订单”的问题。今年,我市组织引导300家企业参加近100个境内外专业性展会,在展位上积极争取,在政策上大力支持,邵企邵品在广交会、进博会等国际性展会上非常抢眼。今年6月,我市组织15家发制品企业与山东、安徽、河南等地共50余家企业一起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中非商城开办假发一条街,使之成为我市发制品在非洲的重要窗口。继去年首次在第124届广交会上成功主办湖南出口产品暨邵阳优质特色产品全球对接会后,今年11月,我市又组织68家企业在老挝万象举办湖南装备制造暨邵阳名优产品走进东盟经贸博览会,帮助企业推产品、找客户、接订单。

企业做外贸,最大的难题是缺资金。近年来,我市落实“三单融资”政策,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方面,定期举办银企对接会,完善融资担保平台,积极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我市“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无资产抵押担保融资”合作担保公司担保企业数、合作银行放款笔数、放款金额均居全省第二,仅次于长沙。另一方面,我市大力推进出口信用保险,解决外贸企业收款难的问题。我市打火机、发制品、箱包等重点出口行业实现集中覆盖,东亿电气、阳光发品、美丽来、立得科技、信华食品、洞口肉食等行业龙头企业实现全部承保。在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承保企业数、客户覆盖率、保单融资金额等方面,我市一直位居全省第二。今年1月至11月,全市外贸企业出口信保承保金额3.19亿美元、融资金额2.19亿美元、报损金额89万美元、赔付金额25.9万美元。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