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版
3上一版
 
彰显住建责任担当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2019年12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筑大美“湖南之心”
彰显住建责任担当
——新邵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发展侧记
童中涵 曾丽娟
风光秀美、高楼林立的新邵县城。 李晓琳 摄
新邵县小塘镇的保洁员正在进行环卫保洁。 童中涵 摄
新邵县酿溪镇小河街棚改项目新居巷拆除现场。何雯 摄
新邵县坪上镇百宁村村民刘丑生的保障性住房。 童中涵 摄
 

清晨,新邵县城资江沿岸风光带,居民迎着第一缕晨光,漫步于风景如画的江畔,静享河风拂面的清新;傍晚,居民可拾阶而上,畅游于城市“绿肺”——赛双清公园,欣赏林间灯光秀的绚丽……

新邵是湖南的地理几何中心,是湖南的“心脏”。2016年,该县绘就“大美湖南之心”宏伟蓝图,勠力同心逐梦前行。今年9月,一条喜讯传遍该县大街小巷:省爱卫专家组在经过实地检查后确认,新邵县顺利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技术评估。

作为构筑“大美湖南之心”的主力军,新邵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勇担当、善作为。该局党组一班人在党组书记、局长周湘平的带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精神不打折扣,落实政策一丝不苟;全局上下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不断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稳步提升。

农村住房:从“忧居”到“优居”

冬日的暖阳洒在山清水秀的新邵县坪上镇百宁村,一座座新建的保障性住房为这片恬静的田园风光增添了几许亮色。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丑生正和妻子陪着外孙女在新房宽敞明亮的客厅里看电视、拉家常。今年62岁的他先天性视力残疾,妻子则患肢体残疾。因为穷,几十年来,一家人一直住在仅30平方米的土砖房内。刘丑生家原来的土砖房由于年代久远,雨天漏水,天晴闷热。在得知危房改造的利好政策后,他向村委会递交了改造申请。经过公示审核确认,他家的房子被评为D级危房,去年在原址拆除旧房重建了70多平方米的新房。新房验收合格后,刘丑生一家得到了32000元的补助金。多年“安居梦”终于得圆,刘丑生笑得合不拢嘴,“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能住进这么好的新房子,住着很舒服!”

作为国家武陵山集中连片扶贫攻坚重点县,新邵县重点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4类人群。2014年至今,该县投入资金46575万元用于农村危房改造,改造危房17222户,全面帮助贫困群众解决了住房安全问题。

作为农村保障性住房这项惠民政策的实施主体单位,新邵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巧念“三字经”,变“忧居”为“优居”,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新邵危改模式”。

念好“责”字经,抓好责任体系建设。为确保工作压力切实传导到基层,该局充分发挥扶贫工作队、联村科级干部、帮扶责任人的作用,构建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村组组织实施、群众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责任体系。

念好“严”字经,把严危改政策落实。该局严格按照“户申请、组初评、村评议、镇初核、县审核”五步走,在登记、公示、照相等佐证程序上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让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成为精准扶贫的惠民工程。

念好“活”字经,做实工作创新推进。为保障所需资金及时到位,该局采取“政府‘救济’一点、政策优惠一点、银行贷一点、乡邻乡亲帮一点、投工投劳一点”的办法,多渠道、多途径筹措资金,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乡村环境:从“无序”到“有序”

在新邵县小塘镇的乡村环境整治示范村——石脚村,只见院落整洁,垃圾统一收集,家家户户门口都张贴了《农户家庭卫生标准》;昔日裸露在河道、公路旁的白色垃圾一扫而空,青山绿水显露出本色。正在打扫房前院落卫生的村民刘四云随口唱起公德教育宣讲团编的顺口溜:“嘻哈哈,乐呵呵,大娘今年我七十多,别的事情我不说,单讲村规和民约,路面干净河水清,我们这里气象新……”这一“黄发垂髫悠然自得,山青水净田园秀美”的乡村风光,正是新邵县住建局近年不断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大手笔绘就的美好画卷。

引进专业环卫公司,建设高标准垃圾中转站。在小塘镇的垃圾处理中转站,桑德环保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正利用机械设备对垃圾进行压缩成块作业和整体装运。在专业化、机械化的操作下,以往农村生活垃圾“收集难、转运难”等“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新邵县住建局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负责人李云良说:“为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难的问题,全县计划在15个乡镇建设垃圾中转站16座,目前主体工程竣工14座,已正常运转6座。”

整治粗放式垃圾掩埋场,还乡村一片绿水青山。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新邵县近年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原本遍布各个乡镇的19座粗放式垃圾掩埋场成为整治的重点和难点。县住建局主要负责该项工作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2015年以前,6座粗放式垃圾掩埋场实现了复垦。截至目前,其余13座已完成整治9座,还有4座将在年底前完成。为优化农村生活垃圾终端处理,新邵县目前主要采取转运至市垃圾掩埋场的方式妥善处置。与此同时,该县正在规划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后可日处理垃圾800余吨。

修建乡镇污水处理厂,净化农村“黑臭水体”。为构建农村常效化环卫体系,新邵规划在全县15个乡镇建设13座污水处理厂。“今年第一批3座污水处理厂已在坪上镇、陈家坊镇、雀塘镇如期完工,其余第二批次10座污水处理厂将在明年全部完工。” 李云良表示,届时该县农村水污染问题将得到彻底根治。

城镇住房:从“住有所居”到“安居宜居”

11月14日,新邵县酿溪镇小河街片区,棚改工程正在火热实施,一栋栋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筒子楼”正在紧张有序地拆除。如今,棚改这项惠民工程已成为新邵的一张闪亮名片:昔日破旧不堪的原印机厂家属区历经数年棚改,成了车水马龙的湾田商业综合体;杂乱无序的原疗养院片区的棚户区,如今华丽转身,蜕变为品牌楼盘林立、毗邻沿江风光带的城市新地标。

为提升城市品位,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邵县历来将城市保障性住房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该县于2013年正式启动棚户区改造工作。新邵县委、县政府坚持高位推动,主要领导多次到棚改项目现场办公,并从各职能部门抽调精兵强将成立高规格、高标准的棚改指挥部,负责征拆矛盾的协调处理。为确保棚改工作末端落实,该县出台了强有力的棚改问责制度,并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对补偿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

据统计,近年来,该县新建公租房(廉租房)4267套,总投资24790万元;为18574户住房困难群众发放租赁补贴,总金额达1185.12万元。而作为我市棚改工作示范区,新邵县一直走在全市棚改前列,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8798户,让2万余人实现了“出棚入楼”的梦想。

如果说保障性住房建设让老百姓实现了“住有所居”,那么新邵县住建局不断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全力保障消费者权益,则让广大群众实现了“安居宜居”的梦想。

今年年初以来,为加强房地产市场管控,杜绝“炒房”等扰乱正常市场秩序行为。该局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完善房地产交易网签平台,有效整治了部分开发商随意更改网签信息、制造“一房难求”假象的恶意“炒房”行为。与此同时,为防止不良开发商“卷款跑路”,让百姓买上“安心房”,该局进一步加强了对开发商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监管。在收款方面,该局要求开发商对每栋楼的业主只能开一个监管账户,如发现通过其他渠道收款立即锁房;在支出方面,设立重点监管资金,在楼盘主体工程完工一半到竣工验收的各个阶段,分阶段确保销售总额8%到5%的资金不动用,直到发证后才能全额动用,最大限度保障消费者权益。

城区环境:从“脏乱”到“净美”

近年来,为推动“大美湖南之心”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新邵县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抓手,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动员、各方参与、共同推进,不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

作为新邵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主力军”,新邵县住建局精准发力攻坚克难。在前期创建过程中,该局对城市基础设施开展“地毯式”摸排,对照创卫标准进行整改。为此,该局将县城50余条小街小巷、5条城市改造干支线、3个城市广场、15个城市排水项目、2个城市黑臭水体整治项目等工作任务分解到人,由局党组成员带头,动员全体干部职工深入摸排。为保证问题整改到位,该局对摸排出的问题分类建立台账,立行立改。期间,共计维修路灯1400多盏次,维修人行道6500多平方米,完成绿化补栽3000余棵,修复绿化池5482个,总投资约7000万元。

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建筑工地的规范管理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新邵县住建局“严”字当头,严格按照创卫标准规范建筑工地管理。一方面,组织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企业开展卫生清理、爱国卫生及健康教育宣传,重点对全县在建工地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及扬尘治理,加大建筑围挡公益广告宣传,并加大整改力度,确保全县所有在建工地均配备喷淋设施;另一方面,针对待建工地,该局提前介入,要求做好围挡、土堆覆盖以及建筑围挡公益广告,确保创卫工作顺利推进。

在创卫攻坚阶段,为全面落实省爱卫办专家反馈的整改意见,该局党组按照整改方案,确定时间表,倒排工作时限,实行问题清单销号制,全力推进整改落实。为做好市政设施的维护、修理、更换工作,该局市政站组建市政设施巡查队伍,对破损路面、路沿石缺损、路灯不亮、道路护栏等问题进行全面整改。该局园林绿化管理所按照创卫标准,对城区园林绿化情况进行全方位、无缝隙的排查摸底,并及时整改。该局建筑工程管理站成立建筑工地创卫巡查组,对城区所有建筑工地进行拉网式巡查,建立台账,一日一督,对不达标的项目定点蹲守。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新邵住建人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为构筑“大美湖南之心”贡献智慧和力量。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