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县域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搬离“穷窝” 住进“幸福”
天子湖国家湿地公园 试点建设迎“国检”
回应群众关切 破解供水难题
留守儿童乐享心理健康教育
四个考核到村 推动真改实改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下一篇4 2019年1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搬离“穷窝” 住进“幸福”
——新宁县精准扶贫系列报道之五
通讯员 杨 坚 尹建国 漆昭银 杨汉军
新宁县金石镇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邵阳日报记者 申兴刚 摄
 

“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能住进这么漂亮的新楼房。感谢党的关怀和易地搬迁的好政策,不然我们可能一辈子要住在山窝里了。”这是新宁县水庙镇水庙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住户的心声。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一方山水养不起一方人”的根本之策。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新宁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来抓,牢牢把握“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根本要求,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县“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新宁县“十三五”时期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总任务为2793户10675人,按安置方式分,分散自建1535户5996人,集中安置1258户4679人;按年度任务分,2016年完成131户498人,2017年完成833户3309人,2018年完成1829户6868人。如今,该县累计已有10675人搬离“穷窝”,住进了新房,过上了幸福新生活。

搬得出,让百姓有归属感

新宁县是国家扶贫重点县之一,隶属湖南省武陵山特殊困难地区。搬出穷山沟,过上甜日子,是该县边远山区贫困群众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祈盼。如今,沐浴着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春风,该县一批又一批贫困群众挪穷窝、住新房、创新业、拔穷根,过上幸福新生活。

该县易地扶贫搬迁部分实施集中安置,在14个乡镇设立20个集中安置点,安置搬迁1258户。安置点选址遵循规划先行、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基础扎实、稳定发展的思路,主要选择在工业园区、中心镇、乡村旅游区等人口聚集、配套完善、有产业基础的区域。

水庙镇枧杆山村67岁的杨武任,一家6口原来住在离镇5公里的山村,交通不便,生活贫困。今年搬入镇易地扶贫安置小区150平方米的新房,家里有2人在镇上的“扶贫车间”就业,老人感叹:“政策好呀,解决了我们一家人几十年都盖不起新房子的问题……搬进镇安置小区后和以前大不相同了,生活好了,精神也好了!”

杨武任一家,只是新宁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生动缩影。

搬得出,更需稳得住。贫困群众陆续入住安置点后,新宁县秉承“搬迁到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宗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着力探索集中安置点的社区管理服务工作。该县坚持“挪穷窝”与“挪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并行,在改善搬迁群众住房条件,基础设施及服务配套的同时,积极跟进安置点社区建设,让搬迁群众迅速融入城镇发展之中,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10户以上集中安置点配备社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确保搬迁户的户籍、医保、低保等社会保障手续陆续到位;合理调整优化安置区学校布局,满足搬迁子女就近就地入学;统筹配置安置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站所,满足搬迁群众基本看病需求;构建“党建+扶贫”新模式,围绕“脱贫致富”与“现代生活”推进安置点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传、帮、带”给贫困群众思想引导、技术指导、生活照顾和信息反馈……搬迁群众就业、就医、子女上学、融入城镇生活、社区服务有保障,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脱贫”的易地扶贫搬迁目标。

稳得住,让百姓更加踏实

喝上了自来水,住上了新房子,走上了柏油路……这样的好日子,对曾经住在边远深山区的贫困群众而言,就如同做梦。然而,这一切却真实地发生了。

清晨8时半,刘婷走出回龙寺镇光华村安置小区的家门,开始一天的生活。过去在广东务工的她,由于家里有生病的奶奶和爸爸要照顾,想就近找一份工作。得知安置小区开办了腾富“扶贫车间”,她报了名并进了车间工作。“我上班就在楼下,照顾奶奶和爸爸太方便了。只要努力干,每月工资有2000多元。”说起现在的新房子、新工作、新生活,刘婷一脸的喜悦。

为了让搬迁群众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在搬迁点建设之初,新宁县就开始谋划搬迁群众的后续产业发展,使群众不仅安居,更能乐业。

“为了帮助大家消除搬迁后的顾虑,县里专门为各地搬迁安置区选了好地方,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服务设施齐全,住在那里生活、工作都方便。”新宁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漆荣勇介绍道。

黄龙镇集中安置点位于夫夷江畔、邵新公路旁,安置137户521人。说起搬进新家的感受,该镇里竹村贫困户杨建华非常激动,“国家给我们规划建设了这么好的安置小区,能从山里搬进这么热闹的镇里来、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能让小孩子在镇上读书,以前想都不敢想!”

该县最大的集中安置点——金石镇白沙安置点,则坐落在脐橙飘香的白沙村,毗邻县湘商产业园,安置276户997人,是群众眼中令人羡慕的居家乐园。

能致富,让百姓共享幸福

让贫困户搬得出、集中住,只是第一步,关键还要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该县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过程中探索建立培训、就业、产业、帮扶、服务“五个全覆盖”体系,推行搬迁群众“一步搬到位、五个全覆盖”新型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模式——

重发展脱贫产业。该县做大做强“南橙北烟”传统产业,带动中药材、南竹、油茶等种植和生猪、牛、羊等养殖产业,大力推广“合作社+农户”和“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技术指导、拓宽销售渠道,带动搬迁户大规模发展种养业脱贫致富。

帮助搬迁户就业。该县支持搬迁户到本地企业就近就业和外出务工增加收入,通过村委会、乡镇、商会、劳务公司等机构帮助搬迁户介绍就业岗位。对搬迁户外出务工的提供交通补助;到本地企业务工的,政府与企业沟通,同等条件优先搬迁对象就业;对于部分外出不方便或年龄偏大的搬迁户,政府提供公益性岗位时优先安排就业。

帮助和鼓励搬迁户自主创业。该县支持搬迁户利用自有场地或租赁场所发展商业店铺、电子商务和小微企业等经营项目增加收入。对于符合条件的搬迁户,为其提供扶贫小额信贷支持。

建设“扶贫工厂”和“扶贫门面”助脱贫。该县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采取“5+1”的模式建设,一楼建设为“扶贫门面”和“扶贫工厂”,产权归县扶贫公司,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管理,政府组织引进以手工业为主的企业进驻,优先搬迁户就业。

着力解决搬迁户“菜篮子”工程。为解决集中安置点搬迁群众买菜问题,政府统筹资金,安排各乡镇在部分集中安置点的周边按户均20平方米的标准流转土地,用于搬迁群众“种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标,安居又乐业,生活比蜜甜。新宁县一边擘画扶贫搬迁的美好蓝图,一边进行着如火如荼的脱贫奔小康产业实践,绘就了一幅幅贫困群众奋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画卷。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