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4
 
半个世纪的坚守
为打印机装上国产热敏片
习近平向哈萨克斯坦当选总统托卡耶夫致贺电
连续暴雨导致我市81个乡镇43.21万人受灾
加快推进脱贫攻坚 共建同心美丽乡村
市委宣传部:“靶向”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坚守初心 心无旁鹜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下一篇4 2019年6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半个世纪的坚守
——记全国优秀教师、隆回县金石桥镇中心学校科技教师陈富昌
孙贤亮 贺 贝 陈甫春
陈富昌在指导学生制作参加科技创新大赛作品。
 

4月15日,长沙望城。湖南省第四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这里举行。

经激烈角逐,隆回县金石桥镇中心学校选送的《跨栏式雏鸭体质分选器》《体验郎官酒,探索新酿途》两个参赛项目都获得一等奖,并将代表湖南省参加今年7月在澳门举办的全国科技创新大赛。

这两个参赛项目都是以该校科技教师陈富昌为主辅导学生完成的。自1981年开始,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办40届,他参加40届,30多届获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他参加了30多次,20多次登上领奖台。

共产党员陈富昌,今年74岁,从事教育工作55年,带领学生开展学科学、用科学等科技创新活动45年,作出突出贡献。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全国小公民道德教育先进个人、湖南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湖南省特级教师、湖南好人、邵阳市优秀社科专家,并获湖南芙蓉创新奖、湖南神箭英才导师奖、湖南科技教育终身荣誉奖、邵阳市科技人员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获得的各类奖状、证书有8公斤,辅导学生获各类金银铜牌6公斤。

这些奖状和奖章记录了陈富昌坚守半个多世纪的历程。

初心如雪见天地 静待寒去万物生

雪峰山东麓,海拔1200米的云雾山腰上有一所群山环抱的小学校,叫兰草小学。校门口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兰草小学第一任教师陈富昌。

1964年,19岁的陈富昌从隆回六中毕业,被分配到偏远山区的黄金井公社兰草小学教书。说是学校,其实就他一名教师、一间教室。由于家庭条件差,很多学生中途辍学,就读的不到30名学生,分成两个年级,左两排一年级上完课布置了作业,再去教右两排三年级。

1974年,陈富昌调到金石桥镇洞下小学任副校长,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响应党的号召,让学生勤工俭学,帮助所有学龄儿童都进学校。他向洞下大队要来4.6亩水田、3亩旱土和5亩茶山作勤工俭学基地,从县、区农科站要来了杂交水稻种子,又跑到湖南农学院、涟源农校学习茶叶和生姜栽培法。陈富昌吃住在学校,每天守护着劳动基地,指导学生们种植。这年秋天,县科协、教育局、科技局的领导来到洞下小学验收杂交水稻,亩产达到722.5公斤,比常规水稻亩产翻了一番。这年冬天收获生姜亩产1600公斤,茶叶成活率达97%。劳动基地的生产收入帮助洞下小学200多名学生全部免费入学,全大队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也就在这一年,陈富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从入党的那天起,陈富昌牢记誓言,矢志不渝地坚守,在自己科技教育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数十年如一日,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从1977年到1982年普遍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之前的五年中,他接受县科技局和金石桥区政府的任务,承制杂交水稻种,让隆回县北面山区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洞下村今年53岁的村民彭祥生在洞下小学读书时,跟着陈老师种水稻、种生姜,掌握了种水稻和生姜的好技术,并成了他一辈子的职业。他种的生姜最高亩产达到3000公斤,每年收入3到4万元,承包了20多亩水稻田,亩产都在700公斤以上,他说外出打工都挣不到这么多。洞下村现有3000多人,家家户户种生姜,现在隆回北面山区以金石桥为中心成了有名的生姜之乡。

接着,县科技局又将“食用菌高产”、“红薯高产”等试验任务交给他。经他试验培育的良种,大面积推广后都能增产20-30%。上世纪80年代,他先后为本县及邵阳、怀化、洞口、武冈等前来参观的单位和个人举办科技讲座100余场,为全县和本镇村民、师生、专业户举办食用菌、食品加工等培训班20多期,培训2万多人次。隆回县桃洪镇科技示范户张代勇参加陈老师食用菌培训班后,办起了食用菌种植场,年产平菇4万公斤,纯收入达7万元,成了隆回县种养业大户。

陈富昌说,农村的孩子不仅要读书,还要帮他们考虑将来的“生计”,让他们从小爱劳动、爱科学,提高他们的素质,成长为新型农民。

纵使一路风尘苦 初心依旧如磐石

1980年初,省科协和省教育厅将举办湖南省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陈富昌觉得这是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好活动。他广泛发动学生积极参加,学生们热情很高,半个月收到“倒齿耙”、“两用镐”等科技创新创意作品数十件,陈富昌选出其中两件作品反复指导,并亲手参与制作,当年参加湖南省首届科技创新大赛一炮打响,获得了两个二等奖。此后,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参加省科技创新大赛从不间断,参赛学生有上万人次,1000多人在全国、省、市参赛获奖。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也以洞下小学为原点、以金石桥镇学区为中心辐射到隆回县所有中小学。

然而,获奖光环的背后,却是风尘苦旅。

1978年,正当陈富昌沉浸在试验杂交水稻亩产超700公斤喜悦中时,家里传来噩耗,妻子意外身亡,留下了3个未成年的孩子,大的不到10岁,小的才2岁。陈富昌一心扑在工作上,三个没妈的孩子从“圈养”变成了“放养”。祸不单行,1979年7月的一个早上,在杂交水稻田里守护了一个通宵的陈富昌回到家里,发现4岁的二儿子已经奄奄一息,他急忙送到医院,医生说是典型的食物中毒,可惜来晚了。他怀抱着夭折的孩子,内心充满自责,泪如雨注地呼喊:“我没有当好父亲呀!”至今,每当提到死去的妻子和儿子,陈富昌眼眶里噙满了泪花:“我没顾好家,欠他们的呀!”

由于长期劳累,生活没有规律,陈富昌患上了严重的胃溃疡。1989年8月,他正在高产红薯试验地里翻藤除草,突然胸口一热,涌出大口大口的鲜血,同事发现后立即将他送到金石桥医院,医生见他出血不止,摇摇头说:“奈不何,赶紧送县医院吧。”在县人民医院打止血针抢救,后来又住了一个月的院。中间他两次偷偷瞒着医生坐50公里的车跑回来察看试验田。

2003年到2009年,陈富昌因胃病三次住进湖南医科大湘雅医院,住院期间,以顽强的毅力完成科研论文三篇,其中《中小学劳动心理教育研究》获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小学劳技教育中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获全国中小学劳动技术优秀论文一等奖,《解放班主任研究》获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初心化雨育桃李 硕果累累慰园丁

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新型农民,也为国家为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的人才。40年来,有100余人进入大专院校就读,其中有6名博士,12名研究生。他所在的金石桥镇中心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艺术教育十佳”、“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先进单位”。黄金井中学过去教学质量在全县63所同类学校中排名倒数第二,五年前在陈富昌老师的帮助下,成为隆回县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基地,每年都有项目选送参加市里和省里的大赛并获奖,其中两项获全国大赛奖。今年该校学生各项指标进入全县二十强,其中英语和化学跨入全县前十位。

半个世纪以来,陈富昌始终心无旁鹜、专心致志。80年代末,县教育局的领导要调他到县教育局主管勤工俭学活动,调他到职业中学任副校长,他都婉言谢绝。邵阳市委组织部和市教育局的领导也多次找到他,想要调他到市教育局,他同样拒绝了。到了退休年龄时,他的一位在外地当了老板的学生高薪聘他当顾问,也被他推辞。

因为,他离不开这片土地,离不开这里的学生,离不开这里的乡亲。

2009年,陈富昌入选全国唯一的基础教育教师奖——“喜来登”奖,在领奖台上,主持人朗诵了组委会送给他的颁奖词:“穷究天人通古今,传道授业教生存,伏枥吐哺人未老,蜡烛成灰见丹心。”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