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察与思考
3上一版  下一版4
 
落实习总书记指示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传承传统文化要谨防“伪国学”
“中国梦”的话语转换及其功能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2019年4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梦”的话语转换及其功能

徐华礼
 

话语转换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从话语体系上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巧妙地转换为“中国梦”,这不仅符合意识形态现代化的要求,而且极大地促使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梦是为了新时期政治话语目的而出现的,这是一个具有宽广的理论视野和丰富的价值内涵的话语体系。中国梦的提出,目的在于汇聚起全体中国人团结一致、奋发有为的精神斗志和共同理想,并寻求中国话语在世界话语领域新的形象和地位,形塑和确立中国的话语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转换为“中国梦”,既包括对“圆梦”目标的憧憬,又包括对“追梦”路径的规划,完全符合意识形态现代化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意识形态现代化的具体表现,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里程碑式的跨越。

导向功能。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只有引导和汇聚起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在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中树立起共同的精神坐标。中国梦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也是鼓舞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一梦想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引导国家前进的恒久动力和崇高追求,可以极大地增强中国人民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自觉性。

凝聚功能。中国梦是凝聚全体中国人的强大的精神旗帜,中国梦激发了爱国主义精神,催生了民族复兴的情怀,代表着人生幸福的追求,凝聚人心、催人奋进。中国梦作为新时期高昂的时代旋律和精神旗帜,是我们党确立的治国理想和历史坐标。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更重要的是,中国梦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一个可以给个人提供充分发展空间的中国梦,不仅能得到中国大多数人的认同,也能够吸引世界范围内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实现中国梦的行列中来。

示范功能。中国梦体现了中国话语体系科学化、大众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和努力,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创新了中国话语表达方式,对实现中国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中国话语与世界话语的融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首先,中国梦凸显了中国话语体系科学化的趋势。中国当下正在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何用中国话语体系诠释中国现代性是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的迫切需要。中国梦与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相承接,与当今中国发展大势相契合,确立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的历史坐标,极大地提振了民族进取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我们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其次,中国梦凸显了中国话语体系大众化的趋势。中国梦在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实质与科学价值的同时,从话语体系上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打通了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民间话语与官方话语、中国话语与外国话语之间的隐性阻隔,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亲和、更加清晰、更加具体,使对党的执政理念的表述更接地气、更赢民心,也必将更有感召力。最后,中国梦凸显了中国话语体系国际化趋势。中国话语体系国际化是世界一体化发展趋势下提升中国话语影响力和增强中国话语权的必然要求。提高中国话语国际化水平的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整个世界,文明类型多元化,充满着个性和特殊性。但是,在所有的个性和特殊性当中,又必然包含着某种程度的共性和普遍性。因此,在国际性的交流中,就要善于以双方认可的共性为基础,将独有的中国话语转化为具有一定共性的通用语言,来阐述双方关心的一个个特殊的事实,在交流中加深理解,扩大共识,增进友谊,推进合作。中国梦的提出,表明中国在谋求与西方平等交流、提炼具有中国魅力世界影响力的政治话语、提升中国话语国际化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作者单位:邵阳日报社)

 
3上一篇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