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记者 朱大建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迭代:从电话、电报、BP机到智能手机,从1G、2G到3G、4G、5G,从128K、2M到100M、1000M……邵阳的通信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电信邵阳分公司不负时代,现已成为邵阳通信行业的主导企业,总资产达33.5亿元,2017年完成主营收入7.8亿元,2018年预计完成主营收入8.7亿元。
时光荏苒,印记清晰,那些曾经代表各个阶段尖端科技的产物,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个脚印。
从“书信往来”到“光网时代”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电话在邵阳还是稀罕的“宝贝”,是权力、财富的象征。在农村,除了乡镇、邮电所有一二部“摇把子”,几乎见不到电话,写信是当时的主要联络方式。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电话逐渐进入城市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由于电话安装和使用费用昂贵,一般人家打电话得到邮电局公用电话窗口排队。
1992年,邵阳引进程控电话交换机,固定电话的安装迎来大发展时期。市民朱先生回忆说,他清晰地记得,家里安装的第一部固定电话仅初装费就要3400元,还加收了界外费600元,4000元相当于父母当时一年多的工资。即便如此,排队装电话的市民依然络绎不绝。
固定电话安装方兴未艾,移动电话又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1993年,俗称“大哥大”的移动电话开始在邵阳出现。作为市面上第一代移动通信工具,寻呼机、“大哥大”曾是最引人注目的高科技产品,一面世,就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当时,一部“大哥大”售价高达二三万元,手拿“大哥大”、腰别传呼机,是很有面子的事情,走在街头,引来路人艳羡目光无数。
进入21世纪,网页聊天室和QQ等聊天软件,让即时文字通信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单色屏手机出现,相对亲民的价格加上便携的优势,大受消费者欢迎,手机用户群体自此不断扩张。
从单色屏手机到彩色屏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从2G到3G再到4G……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迅猛发展,以及微信等移动端软件迅速普及,人们以低廉的成本,实现了从“见字如面”到“音画同步”的巨大跨越。
“现在我们和客户聊天的话题是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物联网应用和行业解决方案。”邵阳电信北塔分公司总经理郑禄卿对通信技术发展感触深刻,“每个人都切身感受到了快速发展的通信产业,让工作和生活发生了根本改变。”
从拨号到ADSL,从ADSL到光纤,从光纤到无线,从1G、2G到3G、4G、5G,技术的进步、用户的信赖,使得如今的电信宽带发展成为宽带互联网领域的王者。“硬件”提质改造的同时,邵阳电信努力提升服务质量“软实力”。
从“网络建设”到“通信普惠”
说起“宽带乡村”示范工程建设,新邵县酿溪镇谭婆村妇联主任刘美英赞不绝口。她承包了谭婆村的水库,开起“潭婆农家乐”饭店。去年饭店装修时就安装了光纤和网络电视,一家人3台手机加上饭店的1台座机、3台电视机,每月套餐费总共才169元。“不仅网速快了,电视清晰了,费用也省多了。”她高兴地说,免费开放的WIFI,也为前来水库钓鱼和来饭店吃饭的顾客提供了方便,生意越来越红火。
洞口县竹市镇金寨村的林亲根是当地的苗木种植大户。最初他在专业报刊杂志上打广告,一年要花十多万元的广告费。后来有了网络,林亲根在中国农业网购买了专业域名,拥有了自己的独立网站。现在他种植了上百亩的青钱柳、红豆杉、金银花等稀优苗木,每年收入50万元以上。“只需输入手机号码和支付密码,轻松点击确认支付,心仪的商品便可‘飞’入家中。”林亲根说,移动互联网络带来的便捷,让人们极大地获得了现代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电信“宽带乡村”建设使得网络通信更为便利,他也有了新的打算——从种植向销售转型,将自己繁育的种子卖给别人种植,再帮助别人将种苗卖出去,“不仅赚钱更轻松,还可带动更多人致富”。
邵阳电信始终积极践行央企社会责任,积极响应国家“提速降费”政策号召,加快实施“宽带中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落地,抓紧推进高速宽带城乡全覆盖,大幅降低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全面取消流量漫游费,流量资费年内降幅不低于30%。截至2018年8月,累计惠及95万手机上网用户。
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邵阳电信通过完善贫困户信息维度及数据,建立贫困户“画像”,将信息惠民、农村电商、网络扶智等信息化服务进行精准匹配,通过“互联网+电商”扶贫、信息化扶贫,建设智慧乡村。截至目前,邵阳电信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共3456户,累计投入约60万元助力教育信息化。
在通信网络建设方面,邵阳电信持续推进光纤宽带网升级改造,提高城乡宽带网络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同时,加快2G向3G、4G网络演进升级,全市县级以上城区、乡镇和重要行政村、主要高速公路与城市联络线,已实现3G和4G信号的连续覆盖。
“互联”到“物联” “智慧”兴邵阳
城步清溪牧场是一家集牧草种植、奶牛养殖、乳品加工销售、牧业旅游为一体,且拥有完整全产业链的现代化奶业企业。牧场有奶牛逾200头,每天的人工发情监测对人力物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2017年,清溪牧场和邵阳电信合作,给奶牛戴上了UCOWS奶牛活动量采集器。该采集器依托中国电信NB-IoT网络和全球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内嵌一张ESIM物联网卡,能采集牛只全天活动量,并定时向监测云系统传送奶牛活动量信息。该牧场场长雷雄表示:“以前全靠人工挨个检测奶牛受孕状况。现在有了奶牛活动量采集器,不仅提高了奶牛受胎率,减少了奶牛的空怀天数,节省了空怀期饲养成本,还增加了牧场产奶量,使得牧场的发展迈向了一个新高度。”
如今,移动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手机阅读、“互联网+”等新业务已全面进入百姓日常生活。邵阳电信目前拥有移动用户121万,宽带出账用户49万,iTV电视出账用户达41.6万,形成了囊括“天翼飞young”“天翼e家”“天翼领航”三大客户品牌、“114号码百事通”“互联星空”“全球眼”等综合信息业务以及“翼支付”等互联网应用的产品体系。
这是跌宕起伏的40年,邵阳电信始终砥砺前行。
这是创新发展的40年,邵阳电信牢记使命,以匠心打造网络,以真心服务客户,树立了行业标杆。
这是筑梦辉煌的40年,邵阳电信踏准时代的节奏,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不断续写改革的风流。
中国电信邵阳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建民表示,未来,邵阳电信将不断提升通信网络基础能力,继续加强产品和业务创新,采取多项政策助力农村信息化,推进振兴乡村计划;将继续打造“互联网+”产业生态圈,在“智慧邵阳”广阔的空间里,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壮大,助力市委、市政府构建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邵阳。
邵阳印记·信息生活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邵阳电信创造了无数值得纪念的时刻,也与广大用户共同见证了信息生活的巨大变迁:
1979年,邮政、长途电话、农村电话通信全部为当时的邵阳地区邮电局手工操作。
1990年,大容量的光纤通信快速发展,架空明线逐步走向衰亡。
1992年,万门数字程控电话开通,邵阳几十年来一直使用磁石式摇把子电话的时代终结。
1993年,模拟移动电话开通,邵阳市民第一次离开座机,走出户外随处打电话。
1995年,全市电话号码由6位升至7位,至此,邵阳市民可以直接与世界各地通话。
1998年10月邮电分离后,邵阳市电信局成立。
1999年7月,邵阳市电信局剥离移动业务后改名为湖南省电信公司邵阳市分公司。
1999年,湖南省电信公司邵阳市分公司开展“百万电话大行动”,家庭住宅电话走入寻常百姓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成为现实。
2001年,电信ADSL宽带在邵阳正式商用。用户数从当年的几百发展到现在的逾百万用户,电信用户上网速率由56K逐步提升到100M、1000M。
2004年,中国电信邵阳分公司成立,经营全市固定电话及其增值业务。
2009年,天翼3G无线宽带在全市提供服务,邵阳进入无缝宽带时代。
2015年,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下发FDD-LTE牌照,自此中国电信迈入4G高速发展时代。
2015年,中国电信邵阳分公司被政府指定为邵阳地区“宽带乡村”示范工程的独家承建企业,邵阳县、洞口县、新邵县被省发改委指定为“宽带乡村”示范工程试点县。
2016年,中国电信邵阳分公司中标省政府普遍服务试点工程并圆满完成1283个行政村的宽带建设,为实现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7年,中国电信邵阳分公司率先发布城乡“真宽带慢必赔”宽带电视“六项服务承诺”。
2017年,中国电信邵阳分公司完成了3047个NB-IoT网络小区基站建设,新一代物联网NB-IoT已基本实现全市全面覆盖,具备NB-IoT网络正式商用的服务能力。
2018年,中国电信邵阳分公司发布“流量不限量四项服务举措”,彰显了该公司“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