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六岭书林
3上一版  下一版4
 
暗夜中的奔跑者
实至名归才是文学奖的“标配”
书城揽胜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下一篇4 2018年9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本细读
暗夜中的奔跑者
——读曾令超长篇文学自传《人生跋涉》
聂茂
 

自从白俄罗斯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摘取了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王冠以来,“非虚构”一词便在我国文学界叫得越来越响亮。但文学批评家们却对“非虚构”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原因在于,“非虚构”写作简直就是文学创作的一个“异类”。因为,任何作家的书写都不可能是完全的“非虚构”,就像任何作品也不可能是完全的忠于生活一样。实际上,对作家个人来说,进行“非虚构”作品的创作,既是对写作能力的挑战,也是对自己能否拥有生活的深度、广度和厚度以及能否表达这种丰富性的挑战。“非虚构”写作不仅仅靠生活本身,也不仅仅依靠想象,而是在生活和想象之上,提供一种直观的互动式和交流式的表达方式,让读者透过作品的细节获得力量,让故事本身诉说生活的原态。

基于这种思考,我以为,曾令超先生一直以来的创作,大都属于这种“非虚构”的创作。虽然曾先生的写作从不在意是否契合某种理论,但他总是在饱满的回忆中将一行行文字蓄满朴实的泪光,是名符其实的“非虚构”写作。读他的作品,总有一种触摸大地的感觉,夹杂着泥味、汗味、潮湿味和阳光味,等等。从散文集《人生在世》到如今的《人生跋涉》,曾先生没有任何创作的技巧,他本着对生命的热爱,对写作的热爱,对他所爱的世界的热爱,推开重重黑夜的帷帐,迎接一缕缕清晨的阳光。与其说,他没有责备生活带给他的苦难,不如说,他感谢苦难使他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

特别是眼前的这部《人生跋涉》,虽可以看作自传但我更愿意将它归之于“非虚构”写作中,这部书稿的字字句句都像是从岁月中敲打下来,布满着泥湿的脚痕,甚至有一种苦艾的味道,但读者正可以透过这种味道感受到曾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书中原有一些苦难本可以写得沉重和压抑,但曾先生有意将许多经历暗暗隐去,许是天生大气的性格亦或是后来的遭遇铸就的坚强秉性,他让许多的苦难变成了对生命价值的印证和生存意义的诠释,光凭这一点就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这本“非虚构”创作的作品,较之曾先生以往的文章,更带有内心的诚恳和热切的赤子之心。儿时艰苦求学的历程以及在农村苦中作乐的生活占据了重要地位,而恰恰是这部分的铺垫,使得文本的个性以及后来的变故与发展脉络更为清晰合理。少年时期所接受的苦难,必然是塑造人物性格的关键因素,想来大概也是曾先生回首过往、追叙往昔的诉求所在。乡村的古朴储存于血脉之中,曾先生塑造出一个健康匀称的少年,肌肤黝黑,带着刚从稻田中出来的汗水与泥土的气息。正是这种原始生命力,让读者见到久违的自然意识,一种希望重返少年时光的冲动跃然纸上。那些岁月不会被物质匮乏导致胃肠道痉挛产生的饥饿感所掩盖,相反,能够挺立在苦难中没有倒下才是一个奔跑者所应该坚持的决心和魄力。农村的夜晚来得太早,农村的黑暗也比都市的生活要多得多。暗沉灯光下发黄的书籍才是曾先生前进的动力和无法抹去的生存主调。埋藏于大脑深处无可阻挡的热心、激情和梦想,激励着曾先生以及他整个儿的少年时代,这种暗夜中的奔跑成为一代人的记忆,而不再仅仅是曾先生个人的少年时代。

除了不懈的努力和无所畏惧的奔跑,真诚,则是这部作品最强的主调。作者奋斗的决心从这部书名中便一目了然,更动人心魄的是曾先生在教书生涯中遇见的人和事。他毫不避讳书写了工作中的不公平与各种困恼,呈现给读者的是个真实的生活世界,这种原生态的文字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单纯的处理与质朴的表达,在此处得以全面呈现,此刻高尚品质的拥有者不仅仅是曾先生本人,还包括他的学生们。当在他生病倒下之时,五十多名学生自发地集合,冒雨渡江来看望他,每个挂着雨水以及泪水的脸庞似乎是这个虚浮时代最需要的真善美的强心剂。轰隆的雷声以及敲打门窗的大雨不再让人恐惧,反而成为真心真情真爱的见证者,成为鼓动神经的强烈节奏。师生情谊,本就是相互交心的事情,曾先生展示出来的情感已经超越原本的视阈,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真诚交付的爱与信任,不问付出有否回报,也不问付出值得与否,仿佛只是一种本能,而这种本能恰恰是美好品质最好的彰显。只有百分百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有幸经历这种爱,曾先生便是靠自己得来了这么一份幸运。

世上好物不牢坚,悲剧的意念总会到来。我以为书里曾先生会对自己挺身而出却失去光明这一事件表达立场,相反,我似乎并未找到他反问值不值得的蛛丝马迹。活下去,抓住一切活下去的机遇、冲动和理由,这才是处于黑暗中的他唯一真实的想法。写到这一部分,我明显感觉到作者内心的庄重和情绪的肃穆,描述的文字开始冷静起来,“非虚构”的味道、风格与特色也更加明显起来。这部分的内容最为厚重,也最为现实,蒸蒸日上的生活一下子跌入不被理睬的暗夜中,巨大的冲击像是现代高科技的印刷术,把每一点的细节都记录得细密准确。一个优秀的作者不是将个人的悲伤全盘托出,而是运用理性的语调、平和的腔调,将自己的故事客观真实地表达完整。这份完整的背后,是作者超脱的品性以及对于人生灾难的悲悯,即使灾难就是自己的。自传性写作容易将个人情感作为意义支撑,如果强调了这种支撑,就失去文学根本的共鸣。

《人生跋涉》可贵在于:越苦难越客观,越难过越平静,正是这份情感克制,才有了曲折通幽的对生活的还原,也才能引发读者汹涌而来的情感共鸣。毕竟,不是每个人身处灾难中心还能够从容面对。远观是个平常的井,头探下去,也许看见了自己的人生。失明其实可以避免,作者引领我们反思的是种种的故意拖拉与延迟治疗才结出这悲剧。曾先生用客观的笔触描述着令自己陷入黑暗的故事,却没有过多的抱怨,只剩下一口遗憾的叹息,轻轻吐出,他也就往前走了。

实际上,当我们还感伤于主人公的苦难遭遇时,他早就在黑暗中继续奔跑了。幸运的是,在低谷过后,文字明显又回到青年时期的温色、热情与信心。这也是曾先生作品的特色,身临其境的情感表达,直接影响文字温度,好像每一句话都是重回历史中细细拓下来的,用生命的气息在创作。他是抱着感激的心态迎接每一天,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都详细地记录下来。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呈现“U型状”的独特的生活历程,中间的苦难被消解,开头与此刻的高度造就了不同凡响的记忆。或许,这也是曾先生想要带给每一个想看这本书的人,不要去过多回望苦难的深渊,自己爬出来的时候,世界虽缺了角但仍然可以保持新的一份完满。那些抛下绳索试图解救的人,成为黑暗另一面最为珍贵的礼物。不得不被文字的生命力打动,即使岁月流逝,曾先生似乎仍旧是那个从田地里爬出来、布满阳光和汗水的少年。这一点,其实也恰恰是作者的一种执念。书中总是提到乡村的土地,城市中的菜地,以及大地本身具有的无处不在的活力,最质朴和最简单的陈述,却往往是实打实的人生支点,留存着原始的血脉气息。

文如其人。曾先生本就是个热情、真切、坚韧之人。我与曾先生见面不多,当年我供职《湖南日报》,在获悉他不平凡的经历时,曾经以通讯的方式报道过他。这些年,我从国内到国外,又从国外回到国内,特别是从散文、诗歌和小说的写作,转向文学评论的写作,我不曾想到会再次碰到曾先生。但命运的机缘让我们再次见了面,也了解到他以顽强的毅力和常人难以想象的方式,坚持创作,出版了一系列作品,走进了一个更加成熟和更加丰富的生活世界。我为他高兴。当我在《人生跋涉》中读到这样的句子:“站在阳光下,我像一个灿烂的感叹号”,让人不由得想起海子的“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两者拥有同样的生命力追寻意念,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信念。

总之,《人生跋涉》浓缩了曾先生的心路历程,不仅彰显了作者的“赤子之心”,更彰显他对人生从不抱有恶意,也从不犹疑,而是满含热望,磨砺理想的锋芒,做暗夜中的奔跑者,迎接每一个独一无二的日子。这种“非虚构”书写,是一种非常有力的书写,不仅对作者、对读者,也包括我本人,都从中感受到这种力量的无处不在。正因为此,我愿意在第一时间写下这些,以文学的名义,表达我对曾先生的谢意和敬重。

(作者系著名作家和评论家,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