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前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刘德芬还是一个桃李年华的大学毕业生。而今被誉为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灵魂人物”的她,不仅有着知识女性的书香气,眼神中更多了一份冷静和犀利。从2004年用两张病床开张,到现在把医院的急诊业务做到了全市排名前三,始终战斗在急诊一线的她,似乎随时准备爆发能量,从死神手下抢夺生命。
敢于担当,急救一线“穆桂英”
1984年,刘德芬从南华大学临床医疗专业毕业,分配到洞口县人民医院。1994年被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西医人才引进。当时医院条件差、规模小,只能收治一些轻病号。刘德芬拿出了自信和果敢:在我手里就要把危重病人病情控制好!从那时起,危重病人不再轻易被转走。科室里大多是学中医的,她通过传帮带,帮助大家学习西医技术,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2004年,在湘雅附二医院进修一年的她,担任了医院急诊科主任。破旧的门诊大楼里,简陋的设备加两张病床,就这样开启了她的急诊之路。慢慢地,科室增添了洗胃机、监护仪、除颤仪等急救设备。2008年搬迁到了新的门诊住院大楼,2个抢救床位增加到6个,还设有10个留观床位。后来又引进了呼吸机、心肺复苏仪等先进急救设备。医务人员的急救水平通过技能培训和实战,也在逐步提升。在刘德芬的挂帅之下,成功急救的案例越积越多。
2009年市宝庆精神病院的一位女性精神病患者,因突发身体疾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跳骤停,被紧急送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刘德芬组织大家采取一系列抢救措施,从下午2时一直抢救到晚上7时,期间多次实施了徒手心肺复苏术,终于将病人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经过两天的巩固治疗,病人康复出院。
位于大祥区境内的一家大型企业,一位工人遭受重物挤压意识丧失,被厂医务室人员急救,就近紧急送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后,刘德芬对其进行了四五十分钟的徒手心肺复苏,直到心跳恢复。这家企业的负责人为她的急救技术所折服,本来他们与我市另一家医院签有协议,后来有病人就往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送了。
医院各科室的住院病人和门诊输液病人一旦出现紧急状况,也由刘德芬他们承担抢救任务。有一次,一位男性患者因内痔出血到医院打点滴,才输了10多滴药水便出现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全身紫绀,生命危在旦夕。其家属见状难以承受,倒在地上又哭又闹。刘德芬沉着地劝其别闹,表示会尽最大努力去救。经过3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病人转危为安。
心肌梗塞患者死亡风险很高,而且大多是家里的顶梁柱。去年8月24日同时来了两个心肌梗塞患者,一个30多岁,一个60多岁。患者随时有猝死可能,在患者家属非常不理智的情况下,刘德芬沉着冷静地带领大家争分夺秒与死神搏斗,终于将两人全部抢救过来。去年12月的一天,也是一天收治两个心肌梗塞患者。其中一位患者心脏已经停止跳动,刘德芬实施了徒手心肺复苏,连除颤仪都用上了,成功将患者从死神手里夺了过来。像这样的心肌梗塞病人,该科室一年要收治10多例,抢救成功率达到了90%以上。
病人至上,爱岗敬业“孺子牛”
“从事急救,必须要有敬业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压力大、工作累,不少医务人员在急诊科呆了一段时间后就想调走。但是刘德芬即便长期负累,身体亮了红灯,仍然钟爱着这个能救人性命的岗位。
遇到危重病人,刘德芬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得失和风险,而是生命至上,救人为先。有一次,一位家长焦急万分地抱来一个三岁的孩子。孩子心跳和呼吸已经停止,旁边有人胆怯了,说是否马上转到市中心医院。“这样的情况怎么转?只怕在路上就死了。”在什么手续都没有办的情况下,刘德芬毫不犹豫地施救,输氧、心肺复苏,直到孩子慢慢醒了过来。事后有人说,要是孩子没有抢救过来怎么办?而当时的刘德芬,只有救人一念,哪里会顾及这些。
刘德芬是科室的“定海神针”,一有紧急状况就会呼喊她到场。一小孩在门诊输液时出现心衰、呼吸困难,值班医生架不住了,打电话给她。正在家里切菜的她,放下菜刀立马赶了过去。把病人病情控制好,又回到家中继续做饭。有时在外正跟朋友吃饭,一接到电话,放下筷子就走。晚上紧急出动也是常态。一位70多岁的老人凌晨1时多来看病,一边打着点滴,一边呼吸困难、口吐白沫,情况危急。刘德芬从家中赶来抢救,守着病人直到病情完全控制,回家时已是凌晨6时。稍微休整下,上午8时又准时赶来上班。
加班之后可不可以补休?刘德芬从来没有,因为科室收治的病人很多命悬一线,她不去坐阵不放心。正因为长期负荷压力、费心操劳,经常熬夜,使她患有严重失眠,心脑血管病也开始上了身。但她对此无怨无悔,看到一条条垂危的生命恢复生机,听到病人和家属真诚的感谢之辞,她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值得一提的是,她所带领的团队在每次医院组织的献血活动中都报名踊跃。“因为我们经常在抢救病人时需要输血,知道献血的重要性。”
一个好的医生,医德和医技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有着良好医德和医术的刘德芬,在医学的殿堂里从未停止过学习的步伐。她每年都要外出学习两到三次,尽可能学习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新技术。根据自己的实践,她还撰写了《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等论文。在医院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尚未开展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的情况下,她运用静脉溶栓治疗,没有一例病情没有得到控制。从1992年任主治医师、1999年任副主任医师,到2008年任主任医师,如今56岁的她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业界的认可,为医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