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砥砺奋进的五年
3上一版  下一版4
 
绿洲扬帆踏歌行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2017年8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洲扬帆踏歌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绥宁县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向云峰
县委书记唐渊(右二)调研南竹精深加工产业 向云峰 摄
以节搭台,唱响经济建设主旋律。图为县委副书记、县长罗玉梅(前右)参加招商签约仪式 龙宪智 摄
绥宁县引进的油茶加工上市企业 向云峰 摄
建设中的武靖高速绥宁段梅口巫水特大桥 易建明 摄
美丽的绥宁县城。 杨进汉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绥宁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在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特色县域经济先导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目标,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人才兴县、旅游带动、特色发展”发展战略,着力强产业促升级、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增优势,谱写了科学发展、赶超奋进的辉煌篇章。

五年发展亮点纷呈,五年变化影响深远;五年真情为民,五年增进福祉。2016年,全县实现GDP81.39亿元,财政收入4.9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1.02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39.6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61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221元。

突出环境保护 做好生态文章

绥宁县最大的财富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正因如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一直是绥宁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和“主题曲”。

一直以来,生态文明、绿色梦想,浸融在绥宁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血液里、骨子里,体现在一切工作的决策与实践中。县委书记唐渊说:“保护天蓝地绿、水清气洁的自然风貌,以及平和朴实、苗风侗俗的人文环境,既是一种历史传承,又是当代担当;既是时代要求,也是现实急需。”县委副书记、县长罗玉梅说:“要立足绥宁特殊县情和责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打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绥宁。”

近五年来,全县累计完成植树造林22.9万亩,油茶新造2.5万亩,幼林抚育140万亩次,封山育林20万亩,划定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81.7万亩,商品材年砍伐量逐年下降,目前控制在8万立方米以内,森林覆盖率达75.5%。完成南竹丰产培育5万亩,竹林面积扩展至65万亩。

今年以来,该县以迎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全力以赴打赢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按时办结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交办件15件,整改市政府交办重点环境问题15个,停产整治企业4家,停产整改后试生产企业2家,关停砖瓦窑42家、碎石场7家。尤其是组织开展了整治非法采(洗)砂“雷霆行动”,以铁的手腕关闭取缔非法洗砂场38处、非法采石场1处、非法硅矿加工场1处,刑事立案18起、刑拘20人、网上追逃12人,出台了四条断然措施,彻底解决了多年没有彻底解决到位的非法采(洗)砂的问题。今年上半年,县级城镇空气质量排名全省第十、全市第一。

深化转型升级 做好特色文章

绥宁县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突出“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换档升级”双轮驱动,实现新老产业的同频共振,推动产业布局向集约化、产业发展向集群化、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五年来,全县三次产业比由24.9:48.9:26.2调整为20.2:45.8:34,第三产业提升7.8个百分点。

特色农业来势喜人。绥宁县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抓特色农业,认定产业带头人135名,培养产业示范户836家,带动8700余户农户发展产业。目前,全县杂交水稻制种、油茶林和青钱柳的规模分别达9万亩、12万亩和3万亩;东山花猪产业完成投资1700万元,存栏4000头。成功引进江西正邦集团,拟发展年产30万头生猪生态养殖项目。绥宁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绞股蓝、青钱柳茶分别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培育家庭农场22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1000家。

新型工业业态发展态势看好。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73家,2016年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44.3亿元,是2011年的1.62倍。关峡湘商产业园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速,绿洲惠康、贵太太茶油等6家企业陆续投产,预制食材加工、青钱柳精深加工等5个项目准备入园。宝鼎山风电场一期5万千瓦并网发电、二期及三期开工建设,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矿泉水开发。

旅游产业稳步发展。全县“国”字号旅游名片达13个。成立湖南上堡古国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同引资50亿元开发黄桑旅游,上堡古国旅游开发一期工程被列为财政部PPP示范项目、省旅游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并已开工,累计完成投资超过3亿元。上堡、大团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侗寨申遗工作进展顺利。花园阁景区和插柳特色小镇招商成功。随着每年一度苗族四月八姑娘节等节庆活动的举办和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来绥拍摄,绥宁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县旅游总人数由2011年的29万人次增长到2016年的1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1.8亿元增加到9亿元。

夯实基础建设,做好发展文章

近五年来,该县成功争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一批国省扶持政策,累计争取上级补助收入82.51亿元,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30.03亿元。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共确定126个重点项目,已竣工76个,累计完成投资108.54亿元;共推进75个重大前期项目,其中50个项目取得较大进展。

大办交通,破解发展瓶颈。五年来,该县累计投入32.9亿元进行交通大会战,建成包茂高速乐安段及长乐连接线、洞新高速绥宁连接线;武靖高速绥宁段抓紧施工,有望年底通车;完成江万、长河、寨黄等公路改扩建;完成农村公路修建及提质改造381公里。

农村水利、电网等基础建设加快推进。五年来,该县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1处,解决了12.5万人的饮水问题;完成34座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67.5公里的“四水”和中小流域治理工程;新建和改造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4座,完成农网改造或升级完善129个村、城网供电台区改造32个。今年,该县投资15亿元,以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两个提升”为重点,开展农村贫困农户危房改造、贫困村小额基础设施建设等十大重点民生项目大会战。

加快城乡建设 做好宜居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绥宁城市提档升级,县城组团开发、成片建设来势良好,城市变得更美了;市民住房得到保障,城市景点随处可见,幸福指数提高了。

绥宁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城开发建设的意见》等城市建设“1+5”文件,将县城定位为山水园林之城、苗侗风情之都、宜游宜居之地,确定了“一体两翼”的总体布局。先后实施城建项目78个,投资总额超过20亿元。县城打造了山歌走廊、廉政文化长廊等8个组团的文化长廊,基本完成县城主街道和沿河两岸建筑民族风格改造。县城建成区面积由4.2平方公里提高到6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3%,人均占有绿地面积20.6平方米。绥宁成功创建“邵阳市卫生县城”、“邵阳市文明县城”。今年,县城大汉风情商业街、巫水两岸水景综合工程、枫香大道及枫黄公路建设、碧桂园等项目已开工建设,巫水河风光带和城区的5座桥梁形成了韵味独特的风景线。

全县城镇化率达38.2%,比2011年提高15.7个百分点。李熙桥、武阳、河口等小城镇建设完成总投资1.5亿元,武阳镇入选全国重点镇。该县打造了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镇、2个示范片、20个示范村,完成45个村的人居环境重点整治,关峡乡梅口、长铺子乡佘家分别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2014、2015年该县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排名全市第一。

持续改革创新 做好民生文章

关注民生,改善民利,是发展的基石,更是民心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绥宁县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改革创新,一件件民生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交出了一份暖意融融的民生答卷。

面对山洪自然灾害,绥宁县探索了“五个结合、五个确保”和“四个在前、四个到位”的经验,在全国、全省推介。特别是今年6月24日至7月1日,绥宁县遭遇了超历史、全域性、长时段特大暴雨袭击,蓼水、巫水、莳竹水三大流域和县城同时告急,通过全县上下连续作战,严防死守,奋力抢险,成功实现了大灾面前不垮一坝一库、不死一人的目标。

绥宁县在全市率先完成合乡并村改革任务,撤并乡镇8个,占全市任务数的40%,合并131个村,超过省定任务数3个。此外,成功组建农商银行,实现城镇医保和新农村“两保合一”,办理“五证合一”1465户,改革红利逐步释放。

近五年来,绥宁县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累计达85.6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5.6%。全面落实种粮、家电下乡、退耕还林等惠农补贴政策,发放资金7.17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9731人次,失业人员再就业11759人次。社保参保人数扩面至31.8万人,累计支付各项社保资金13.4亿元。建成全市首个公建民营,集文化娱乐、医疗康复于一体的康乃馨老年养护中心。农村危房改造10599户通过验收。新建或改建公租房3484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6232户。

全县文化、体育、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投资2.05亿,完成36所合格学校、13所幼儿园等60余个项目建设;新增2个省级、4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功举办全市第三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新建县人民医院医技楼、综合住院楼和医院住院楼;人口计生工作连续三年被评为省模范县。

砥砺奋进开新宇,绿洲扬帆踏歌行。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绥宁人民一定会迸发出更加磅礴的力量,以前所未有的创业激情、空前高涨的昂扬斗志、务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在跨越发展的新征程上再创佳绩,确保2018年贫困县摘帽,确保在邵阳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