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帮你联系好客户了,过几天他们就上门来收购!”大祥区蔡锷乡山东村村主任刘三元给养鸡户刘寿喜带来了好消息。而这样的好消息在山东村接二连三,村里通过发动贫困户放养鸡鸭,为每户每年增收一千多元。该村“公司+农户”模式种植的386亩油茶长势喜人,挂果后可年产油茶籽41万公斤……而作为省级贫困村,山东村能有这些变化,离不开村主任刘三元12年来的默默付出。
现年55岁的刘三元,原来在大祥区板桥乡立新村经营一家榨油坊。目前子女都已成家立业,衣食无忧。看到山东村没有甩掉贫困村的帽子,她一门心思扑在村里的工作上。从2005担任妇女主任起,她在村班子一干就是12年。
山多地少的山东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5户,贫困人口373人,留在家的都是老弱妇孺,他们要如何脱贫致富?跟油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刘三元,首先想到的是种油茶。
“我自己是榨油的,晓得这个油茶经济效益好。”说起种油茶的好处,刘三元如数家珍。
当时村里也有几片老油茶树,产量不高。要想把油茶作为富民产业,就必须改良油茶种植,要换上良种油茶,砍掉老树,大多村民对此不理解不支持。“我要求莫砍了,谁砍我就找谁!村干部三年一换,我的老茶树结几个果算几个啊?”对于砍油茶树,村民刘寿芝一开始并不赞同。
为了让油茶种植产业在村里顺利落地,刘三元和村里的扶贫工作队一起,一户一户地上门走访,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他们又带着村民代表到附近乡镇的油茶基地参观,同时积极对接专业的油茶生产企业,打消群众在油茶销路、价格方面的顾虑。“三番五次在这里给我做工作,开始我还不愿意种,每次都讲得详细,说得我心动了,决定试试。”村民蒋冬花回忆说。
在村支两委及村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山东村终于种上了良种油茶。由于油茶生长周期较长,刘三元便带着村民在油茶基地种植黄豆、花生等农作物,缓减资金压力。等到油茶进入盛产期后,预计年产茶油3.69万公斤,带来经济效益140余万元,至少能带动村里20户老百姓脱贫致富。光伏发电、易地扶贫搬迁等各项工作也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去年全村已经有74户贫困户成功实现了脱贫,今年山东村计划整体脱贫摘帽。
刘三元越来越忙,特别是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她每天起早摸黑,在山路上来回奔波,带领村干部积极配合市扶贫工作组开展扶贫工作。“自从我们来到这个村,她就带着我们走村串户,一屋一屋地去了解情况。”市环保局驻山东村扶贫工作队长杨斌对刘三元的吃苦精神由衷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