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位于魏源东路的这棵老樟树,被原地保护,四周还修起了漂亮的小游园,真要感谢北塔区的开发建设者为子孙后代留住这一‘乡愁’。”7月25日,从新疆回邵探亲的谢先生说。
十多年前修建魏源东路时,北塔区为了保护这棵树龄超过150年的古香樟,将道路整体北移9米。这棵古樟还有了一张“身份证”,上面清楚地写着树木的名称、科属、编号、树龄、保护级别等。截至今年6月底,北塔区共为64株古树名木建立了电子和现场档案。
如何处理城市发展与城市记忆之间的“矛与盾”?北塔区按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努力挖掘保护当地传统历史文化,不断提高城市品位。
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延伸“城市记忆”。市、区两级筹资800多万元,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邵阳北塔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廖耀湘公馆进行了全面的保护性修缮。目前,该区正以这两处古建筑为依托,结合资江北岸建设、周边环境治理、棚户区改造,规划建设总占地16余万平方米的北塔公园。同时,该区还筹资完成了望江楼、九江渡、田江渡、狮子井、肖家井、蔡家井等文物古迹的保护维修。
引入历史文化元素命名城市新生事物,增强“城市记忆”。在城市建设规划上,该区充分利用邵阳元素来命名城市主次干道和街道社区等,其中路有魏源路、蔡锷路、崀山路、云山路、南山路、龙山路等;社区有状元洲、新滩镇、观音庵、杨家垅、杨旗岭、万岁庙、北塔、槐树等。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城市记忆”。如今,流传千年的“资江号子”和传承数百年的“湘窖酿酒术”“宝庆刻瓷”和“喻家花龙”等一批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又在北塔区重新火了起来。
打造湘商旅游文化产业园,培育“城市记忆”,是北塔区“留住城市记忆”的又一创举。该区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滨江优势和文化优势,在“神滩晚渡”一带,规划建设占地1922亩的湘商旅游文化产业园,同时规划建设邵阳民俗文化遗产传承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配套工程。届时,这里的现代游乐园和民俗文化遗产传承园将吸引八方来客,成为北塔新城新的城市记忆。
(袁光宇 伍军华 李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