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退休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耄耋老人笔耕不辍
老了别闲着
夕阳之“耐”
跟着舞起来
老妈爱上“疯玩”
退休教师练就快乐舞者
武冈老年大学获评“全国示范老年大学”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下一篇4 2017年4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耄耋老人笔耕不辍

童中涵
姜志敏正在翻阅他最新编著的《人应该是这样的——骚离》。童中涵 摄
 

“人啊!在苦难时,应该一不怕苦,二不怕活,三要向前跑!”正是抱着鼓励后人积极向上改良人生的初衷,85岁的姜志敏仍每日笔耕不辍,编著出版了《人应该是这样的——骚离》系列丛书,并完成了180余万字的理家教子美文剪辑系列丛书的初稿。自1995年退休至今,姜老已编著25本书千余万字。

4月13日,捧着最新编著的《人生格言》、《成功决言》等五本共计150余万字的《骚离》系列丛书。姜志敏津津有味地讲起了自己写作时的心路历程,以及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育人哲学。

改变姜志敏人生轨迹的是年少时的一次阅读,屈原《橘颂》中的一句“橘生淮北则为枳”触动了少年的心。“我那时还在读初中,当时就立下决心要打破这一千古定论,终身立志事橘。”1962年,土生土长的山东海阳人姜志敏为了研究“南橘北移”,选择扎根邵阳,这一呆就是半个多世纪。期间他发明了“柑橘矮化与北移栽培方法”,并获两项国家专利。这一成果获得了“中国爱迪生杯金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也因此荣获“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对人类有突出贡献的生物学家金奖”。

“离骚是逃离忧愁,骚离是赶跑忧愁。”姜志敏坦言,他写《骚离》的目的,就是通过介绍自己历经磨难总结出的人生经验,让后人学会处理苦难,活得更好。

在理家教子系列丛书中,姜志敏又在《自学读书指南》中分享了自己独创的“木匠”写作法。“我觉得我的写作就跟木匠做工一样,我脑海中储备的知识就像是一根根原木,前期思考和整理的过程就如木匠劈开原木,待原木变成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木材后,我再用它做成各式各样的家具。” 姜志敏介绍,他的写作方法跟别人有很大区别,并不是某一段时间就专门写一本书,而是先备好素材,再把最合适的素材用到最贴切的作品当中,所以他同时会写好几本不同类别的书。

“如果为了一本书去专门找相关资料,那就太浪费时间了。” 姜志敏老人告诉记者,家里有很多藏书,他根据自己阅读的时间将书籍按照时间的先后摆放好。“我看书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需要用到的时候能找到它。”

姜老的三个儿女如今都事业有成,孙辈中更是有两个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为把教育后代的心得分享给人们,他先后创作了9本教育指南,每本20余万字。“这九部作品是我和妻子在报刊杂志上收集资料,并结合五十多年的育儿经验写成的。” 姜老感言,儿童教育的关键时期就是5到6岁的启蒙阶段,这个时期就要给孩子灌输“把学习当成爱好,而不是负担”的思想。

“我的做法就是自己坚持阅读,家里的各个角落都摆着书,小孩子一看大人们都在看书,就会在潜移默化中爱上阅读。” 姜老坦言,他写作这些教育指南不是为了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家长是原件,孩子只是复印件,如果复印件出了问题,那就要从原件当中去找原因。”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