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一个“稳”字,突出了农业在中国经济结构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必须强,农民必须富,农村必须美,既是一个美好愿景,也是一个宏伟蓝图,更是一个现实标杆。
近年来,邵东县把“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做优做强龙头企业,在稳固“全国产粮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油料产出大县”等传统荣誉的同时,确保农村经济发展提速、绿色三农初见成效、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
“三大举措”助推农民增收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邵东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致力推进绿色三农、农业产业和惠民实事工程,农业生产迎来开门红。截至12月,全县粮油作物播种面积17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0.6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4.41万亩,比上年增加0.36万亩,总产57.3万吨,比上年增加0.75万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6.2万亩,比上年增加0.3万亩,总产3.974万吨,比上年增加465吨。
绿色三农美丽前行。配合全市“四边五年”计划,该县于2015年9月出台《邵东县四边五年绿色行动计划编制工作方案》,确定了“十三五”期间全县的“绿化行动计划”,绿化行动从单纯的数量追求转而向“美丽城乡环境、为百姓集聚世代财富”转变。按此目标,邵东将致力建设“农业绿色通道、绿色水道、绿色城镇和秀美村庄”:过境铁路、高速路、国道、省道和邵水两侧留足10-20米宽的地带,用于退耕还林、大苗造林;规划建设4个特色产业园(每个面积500亩以上),5个星级生态农庄(每个面积200亩以上),打造绿色通道;全县规划建设1个农林综合产业园(面积1000亩以上)、2个森林公园(每个面积200亩以上)、3个专业花卉(植物)园(每个面积100亩以上)。在扮绿邵东的同时,该县还将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农业,加速建设大型沼气发电工程及户用小型沼气工程;推广太阳能光热利用、光伏发电和节能灯具进村入户;建成以昭陵茶业、鸿源牧业、黄草坪油茶为带动的生态农业发展示范片,在公田、祖华、楠木、大羊、苏江等村建成以沼气能源为代表的循环生态农业模式示范点;为规模生态农业产业护航,组织申报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建设“创新、富裕、宜居”邵东创造生态保障。
农业产业规模发展。该县积极帮助企业开展银企对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全县农业产业化规模企业总数达131家,省、市龙头企业达48家,从业人员24982人,年销售额接近85亿元。全县特色基地规模随之不断扩大,形成“一乡一品、以品联片”发展战略,发展了水东江、灵官殿、石株桥、野鸡坪、牛马司、黑田铺、魏家桥等双季稻高产示范区和万亩示范区;集中打造杨桥、火厂坪、水东江、佘田桥、周官桥、黄陂桥等双季稻高产示范带;稻田抛荒、压单扩双、统防统治工作长足进展,通过粮食补贴奖励政策,发展种粮大户,巩固了全县水稻主产区。同时,该县优化规划布局,扩大油菜、油茶、大豆等作物种植面积,挖掘现有潜力,发展精深加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建成简家陇、九龙岭、黄草坪等乡镇场办等重点油茶基地,以茶油生产加工为特色的粮油产业链条初步形成。此外,该县认真落实养殖业政策,大力扶持昌盛宏源、东宏、雄华等万头规模养殖场建设,发展了一批养殖大户;建立了双凤高山玫瑰、黑田铺铁皮石斛等特色产业基地。到“十二五”末,全县粮食作物总面积达144万亩,总产量56.5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达到99万亩,产量43万吨;油料作物面积25.9万亩,产量3.93万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45万亩,产量52.5万吨。
实事工程扎实推进。该县以“百姓得实惠”为目标,大力推进惠民实事工程和农业重点项目。到“十三五”开局之年,农村经营管理机制得到不断完善,减负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全县共落实各类惠农资金10多亿元,发展省级为民办实事示范合作社1个,带动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全年新登记116家;通过推行电算化管理和加强清理审计,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土地确权颁证全面推进,目前已与中标公司签订合同,有望在2017年7月全面完成颁证;土地流转明显加快,全县土地流转面积27万多亩,占耕地面积的30.4%;全县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奖补试点工作全面完成,硕果累累。全县水利建设成效显著:今冬明春,大力实施“432111”工程,计划完成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建设1万处,其中山平塘清淤扩容4000口、河坝改造30座、沟渠清淤防渗200公里、病险小型水库治理11座、机电泵站改造100处、小河道疏浚100公里。此外,该县扶贫开发全面推进:重点扶持品牌农业介入脱贫,着力打造双凤“高山玫瑰之乡”,以刘家、马安、莲花为核心新扩玫瑰种植2000亩,帮助300多名库区移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增收;建立了稳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27万亩,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将贫困户和产业主体进行“捆绑”,依托多个主体合作实现利益共赢,带动贫困户致富。至“十二五”末,该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200元,同比增幅达12.6%,大部分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实现了脱贫。
“三项工作”护航农业发展
稳定是发展的基础条件,科技是兴农的动力保障。“十二五”以来,邵东县以维护农村稳定为目标,重点开展了三项工作,确保农业发展后劲十足。
农村社会管理加强。该县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健全财务公开制度,完善强农惠农资金备案制度、涉农收费和惠农补贴公示制度,加大检查督促和涉农案件查处力度,保证惠农政策、资金实实在在服务“三农”;健全了“村支部领导、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村民委员会执行、村民监督委员会监督”的四位一体模式,完善村级治理机制;落实三务公开、惠农补贴公示等制度,提升平台建设水平,扩大“阳光三农网”用户覆盖面,实现村级全覆盖。同时,该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健全了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做到应保尽保;逐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合力帮扶”的扶贫机制,突出基础扶贫和产业扶贫,加快贫困村产业开发进程。
风险防范能力提升。该县通过加强农村水、田、路、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产业化项目,加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提高了农业防灾抗灾能力;积极探索农业保险发展的有效途径,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出台森林保险政策,减小农业风险;建立健全动物防疫、森林防火、水利防洪等情报网络和预警机制,牢牢守住防疫、防火、防汛“三条底线”;提高气象信息服务能力,做好各种异常天气和自然灾害的预警和预报工作,为广大农民和农业发展服务。为帮助广大农民提升抗风险能力,“十三五”开局之年,该县共申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51万多亩,双季稻补贴13.86万亩,发放资金7200多万元;农业保险承保油菜14.3万亩、水稻67.8万亩、玉米14万亩、玉竹3万亩、黄花菜5万亩、葡萄1万亩、柑桔1.9万亩。
农业科技普及加快。“十二五”期间,邵东县先后推广了水稻集中育机插秧抛秧、油菜免耕直播、设施蔬菜优质安全高效栽培、土壤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用技术,组织实施了水稻、玉米高产创建、蔬菜标准化生产园创建等农业项目,进一步推进优质稻生产基地、双低油菜基地、设施蔬菜基地等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提升了农业科技水平。“十二五”期间,全县举办农民科技培训班352期,田间指导12000多次,培训指导农民60000余人;举办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班133期,培训农民9780人;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班16期,培育骨干农民800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5000人,其中“农民绿色证书”培训1000人。过去五年,共投入资金650万元,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完成18个乡镇农技站站房建设,完成25个乡镇农技站的办公、培训、化验检测设备设施的配置。“十二五”期间,全县农作物重大病虫防灾减灾成效显著,农作物病虫害中、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0%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示范推广应用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72.9万亩,大规模减少农药用量,农民亩平增收节支338元。
“三大行动”扮靓农村环境
以增强农村吸引力为核心,邵东县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通过“三大行动”等措施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吸引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汇聚农村。
深化农村改革,农村经济活起来。该县推进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出新的流转方式,出台了促进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加强指导和服务,规范管理,推动农业、农村成为工商资本投资新洼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探索成立由政府主导的农业担保公司,鼓励建立村镇银行,为“三农”提供方便、快捷、持续的金融服务。同时,统筹推动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贷款向新型经营主体投放,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让种地更有效益,让农民更加体面,让农村更有魅力。强有力的改革举措,给该县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带来明显成效:以“特色、高效、生态”为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推进重点工程,农村生活美起来。该县推进“四边五年”绿色行动,突出资源保护、森林防火两个工作重点,继续实施封山禁伐,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保障森林生态安全,全县“十二五”期间完成绿化造林2.1万亩,森林资源蓄积量达332.8万立方米,增长量为12.9243万立方米,名列湖南省前列。实施“点亮村庄”行动,并坚持强化服务、建管并重,加大可再生能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力度,构建农村清洁能源体系,推动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此外,该县抓住我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开展“镇村同治”行动,鼓励经济条件和基础设施较好的示范村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点,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连片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工程。
实施专项整治,农村环境靓起来。近年来,该县通过完善农村环境卫生考评机制,实行以奖代投制度,奖励资金与“月检查、季考评、年总评”结果挂钩,有效调动了各单位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全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涌现出了周官桥乡、牛马司镇、大禾塘办事处子龙村、魏家桥镇长冲口村等一批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典型。“绿色村庄”创建步伐加快,完成了省级“秀美村庄”堡面前大羊村的小区绿化,灵官殿镇的公田、长兴街、同乐三个村的河道绿化及仙槎桥镇青山村、两市塘办事处云山村村道绿化,绿化里程20余公里。
经过“十二五”的提速发展和“十三五”开局年的科学布局,邵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特色农业集聚发展,农村环境稳定宜居。展望未来,该县正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务实创新,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奋力谱写农业农村工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