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李大妈心里一直堵得慌。刚结婚的女儿女婿与自己及老伴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磕磕碰碰的事情渐渐多了起来。不是小辈嫌弃老人,而是她实在看不惯他俩的一些“所作所为”。譬如,他们回家晚了,或在外与朋友聚餐,看不惯;回家吃好饭把碗一丢就去看电视,或玩电脑玩手机,看不惯;洗澡后换下的衣裤扔在一边不洗,看不惯;每天房间不整理,不叠被子,不打扫,杂乱无章,同样看不惯……类似的“看不惯”,成了李大妈难以打开的一个“心结”。
其实这样的爱管“家事”,不是没有原因的。孩子凡事多有欠缺,李大妈常常“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原以为这样可以给孩子一个“善意”的提醒,可是孩子似乎并不领情,依然我行我素。相比之下,女儿还好,毕竟是自己从小带大的,不会有什么想法,可女婿就难说了。于是,李大妈与女儿女婿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有些微妙,甚至有点紧张。李大妈不知怎么办才好。
一天,在晨练的公园里,几个老年人锻炼后拉开了家常。李大妈心里早已积聚的“憋屈”顿时不由自主地释放出来。小姊妹们听后,尽管对她的埋怨多少表示理解,但也提出了各自的建议,综合起来就是:对孩子的生活方式,还是少管“家事”为好。李大妈一开始还不能赞同,认为这些并不是普通的“家事”,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今后生活能够自理,出发点应该值得充分肯定。
“既然如此,孩子多次提出回自己的新房居住,你为什么就一味地阻拦呢?”小姊妹们笑着反问道。“没有办法啊!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这么差,我怎么能够放心?”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一个小姊妹说:“船到桥头自会直。其实在你面前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同意他们搬出去住,眼不见为净,他们自会慢慢独当一面成长起来的。这个你完全不用担心,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另一种就是仍旧住在一起,但别再管他们的‘家事’,也尽可能不帮他们的忙,像叠被子、屋子清洁等,这也是给他们一个锻炼的机会。”
李大妈在与小姊妹们拉家常中终于明白,由于自己平时爱管“家事”,帮孩子代做了许多家务活,致使女儿女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感觉很正常。当然,对自己的唠叨和爱管“家事”,孩子是有一些想法的,以致有点抵触情绪。记得那日,女儿就对她说:“妈,以后您少管我们的一点‘家事’好吗?我们已经长大了。否则,您付出的辛苦都白搭了。”看来,好心不一定得到好报。爱管“家事”,有时候可能会得不偿失。
听从了小姊妹们的建议,李大妈决定调整好自己的心绪,不再对什么事都看不惯,心情多少放松下来。她与老伴商量,准备同意女儿女婿多次提出的回新房住的提议,得到了老伴的大力赞同。老伴说:“你的这个想法其实我早就有了。适时放手亦智慧。你要按照自己的习惯去管家事,很有可能吃力不讨好,甚至引发矛盾。许多家庭矛盾,常常是问题处理不当导致的结果,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啊!”
自从有了小姊妹们及老伴的“真金”在手,李大妈心里终于有了底。双休日,她要与女儿女婿好好沟通一下,把自己和老伴新的打算和盘托出,给孩子增加一些自行锻炼的机会。相信孩子是能够有效照顾好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