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老来伴
乐享其中
老骥奋蹄 让乡村文化腾飞
穿越时空
拜谒歌乐山
游园记
我读外孙女的作文
老年人仍需“带头羊”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4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拜谒歌乐山

唐文富
 

年轻时读过小说《红岩》、看过歌剧《江姐》、电影《烈火中永生》,“红岩魂”在脑海里有着深刻的印象。许云峰、江姐等正气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原型就长眠在重庆歌乐山上。

史书记载,歌乐山群峰起伏、奇岩险峻,潺流婉转,林海茫茫,遇到风雨,万籁齐鸣,山灵清响,古人会意称之为歌乐山。是闻名遐迩的巴渝名山。然而,65年前,这里却是阴森恐怖的人间地狱。几百名戴着脚镣的共产党、革命志士遭到国民党军统特务惨无人道的折磨和屠杀。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歌乐山。

今年清明节期间,我和同伴随着络绎不绝祭奠先烈的人群和旅游者,拜谒了向往已久的歌乐山。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革命烈士们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壮志豪情,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渣滓洞是歌乐山20多个监狱中最大的一个。这里三面靠山,一面临沟,地形隐蔽,曾关押过200多名革命志士。我看到每个牢房都张挂着革命志士的名单、照片和文字介绍。有的牢房还遗留着革命志士的诗作原稿及物品等。透过这些,我仿佛看到了当时革命志士们穿着破旧衣裳,伤痕累累的足踝带着沉重的脚镣,坚贞不屈,面带微笑,期待黎明的来临。

在牢房陈列室,我还看到了当年迫害革命志士的各种刑具。如脚镣、手铐、钢鞭、烙铁、老虎凳等,触目惊心、唏唏不已。

从渣滓洞出来,翻越2.5公里山坡便到了白公馆。曾经关押在此的都是国民党认为“案情重大”的政治犯。如抗日名将杨虎城、黄显声,共产党员宋绮云、许建业、许晓云、陈然等。

此监狱四周高墙,电网密布。狱内有20间牢房,其中有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地牢和阴湿的山洞,是刑讯室,革命者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一牢房内还保存着一面用红绣花被做成的五星红旗。缀在中间的一颗大星和环绕四周的小星星,都是用草纸做成的。这是狱中陈然、刘国志、罗广斌等同志精心制作的。当他们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面红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的喜讯后,凭自己的想象做成了这面国旗准备到解放那天,高举红旗,冲出牢房。

可是,丧心病狂的国民党反动派,竟然在重庆解放前夜,对白公馆和渣滓洞进行疯狂地大屠杀,使300多名革命者倒在了胜利的黎明之前。反动派逃跑时还纵火焚烧牢房,当年那场罪恶的大火焚烧后遗留的黑色痕迹,至今依然清晰可见,它在向人们默默诉说着昔日的血风腥雨……

进入歌乐山烈士陵园,我看到一组主题为“浩气长存”,气势磅礴的烈士群雕像,座座磐石,郝郝群英,栩栩如生。群雕后面是烈士墓,四周全部用红色地砖铺就,举目所见,一片殷红,好似烈士的鲜血洒满大地。墓地两旁是苍翠的青松,背后是巍峨的歌乐山。群雕、墓地、苍松、山峰,这一“天人合一”的组合,将“浩气长存”这一伟大而深刻的主题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在墓地前默哀致敬,鞠躬行礼,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为新中国的成立而献出青春、爱情的革命志士,献出宝贵生命的殉难者。英烈们无私无畏的精神,光照日月,启迪来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